2024 SEE Learning 國際論壇與實踐分享會

一、緣起
2024 SEE  Learning 國際論壇與實踐分享會
200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 140 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了實施「社會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十大基本原則,開始推廣 SEL計畫。
「社會、情緒與倫理學習」(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 SEE Learning)則是美國Emory University 的冥想科學和慈悲倫理中心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Science and Compassion-Based Ethics, CCSCBE )因應社會變化,在 SEL 中增加幾個元素,包括:1.注意力訓練,2.慈悲心和道德辨別力,3.系統思維,4.復原力和創傷知情實踐。希望建立一種跨國族、宗教,以科學為基礎的倫理發展,旨在發展所謂「基本人類價值觀」(如慈悲心)的倫理。「慈悲心」可以說是 SEE Learning 的核心,SEE Learning 兼具包容和綜合的理論架構,提供給學習者認識自己、理解他人、關懷世界的教材,實施對象從幼兒園到中學 生,不僅為學生,也支持老師,進一步幫助家長,共同為下一代培養內心平和而努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歷來培育諸多教育界的菁英學子,擁有熱忱而優秀的師資培育陣容。畢業校友已經成為全國各幼兒園、國小、特教、雙語教學等領域之校長、教師、或專業研究人員。近年來更在校務發展中長程計畫(110-114) 中,明列社會正向發展重鎮的願景並成立「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 期待能夠在這個少子化、教育環境快速變化的資訊時代更關注學生的情緒素 養,教師的教學困境,善用專業反饋社會,發揚社會責任。
此次 SEE Learning 國際論壇與工作坊將邀請美國Emory University CCSCBE中心主任Prof. Lobsang Tenzin Negi 和 SEE Learning 助理主任 Tsondue Samphel 來台,將分享 SEE Learning 計畫在全球推動經驗(全程同步口譯),也藉由專題發表,並與教育界學者專家,針對現今國際和台灣的教育問題深入交流。
「利仁教育基金會」因認同這個基於科學、心理學的教育系統模式,於2022 年 1 月開始加盟 Emory University CCSCBE 的SEE Learning 計畫,開始進行全球推廣工作,並已簽定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為在台合作機構。迄今二年內已辦理近 20 幾場教師研習活動,讓 1400 人次教師受益。期待透過國際論壇與工作坊的實務交流,促進「慈悲教育」在台灣的推廣。
二、目的
(一) 透過國際論壇,開啟國內教育界、學術界與推動全球心智教育團隊
( CCSCBE, Emory University)對談。讓 SEE Learning 倡議主題更為教育界所熟知和重視。
(二) 透過Prof. Lobsang Tenzin Negi 和Mr. Tsondue Samphel 來台,帶動國內學者與教師深入 SEE Learning 教育計畫的學習。促進家長和社會更重視國內學子的情緒健康、專注學習、人際關懷、與大環境的相互依存 關係。
(三) 藉由從現職老師推動 SEE Learning 的經驗分享,讓SEE Learning 體驗式的學習方法能啟發更多「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得到領悟與反 思」的迴響,鼓勵與會老師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能因注意力提升而增強學習效果,因復原力練習而讓身心常保健康,更因慈悲心的學習帶來好的班級、社會環境和品格倫理。
三、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精進師資培育計畫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利仁教育基金會
(三)承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
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
四、辦理時間:2024 年 3 月 17 日 (星期日) 9:00—16:00 五、舉辦地點: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活動中心 405 國際會議廳
六、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4DgOQ 七、活動議程
2024 SEE Learning 論壇暨實踐分享會 流程
時間: 2024 年 3 月 17 日 (星期日) 9:00—16:00
地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活動中心 405 國際會議廳
七、講師簡介
二十一世紀前後一股重視利他、合作的人類演化新典範正在逐漸翻轉物競天擇的舊思潮,強調覺察、慈悲和實踐參與的東方慈悲冥想科學,成為大疫情時代療癒孤獨與個人主義的活水。美國埃默里大學冥想科學和慈悲為本倫理中心(之後簡稱慈悲中心)是橋接東西方的重鎮,中心主任涅吉教授(Prof.
Lobsang Tenzin Negi)是少數同時擁有藏傳佛教最高學位和西方博士雙學位的學者,是當代慈悲冥想科學、慈悲訓練和慈悲教育的主要推手;負責台灣慈悲教育計畫(之後簡稱 SEE Learning)的助理主任桑弗先生(Mr. Tsondue Samphel)同時也任職於慈悲中心的埃默里—西藏科學計畫。兩人為了走進世界離開成長的故里,從東方到西方、從宗教慈悲傳統到當代情緒科學,致力於匯通東西所長,SEE Learning 即是核心成果之一。
涅吉博士是 1991 年成立的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哲蚌寺洛色林僧院的創始人和精神導師,也是 1998 年成立的「埃默里大學西藏友好中心」(Emory-Tibet Partnership,ETC)聯合創始人和主任;後者在 2017 年轉型成為「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CCSCBE)。
2022 年進而將慈悲心的科學研究計畫納入「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CCSCBE)成為重要的面向,促進並辦理沉思科學研討會系列,並鼓勵於各種研究中進行項目合作。CBCT、SEE Learning、「藏傳僧侶科學教育計畫」
(Emory-Tibet Science Initiative,簡稱 ETSI)」和「慈悲科學的大學計畫」(University Programs for Investigating the Science of Compassion,簡稱 UPISC)是涅吉博士領導的埃默里大學「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CCSCBE)的四個核心項目。
涅吉教授在 1999 年獲得埃默里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他的跨學科論文以傳統佛教和當代西方情緒科學對健康的影響為核心,目前的研究重點是現代科學與冥想實踐的互補性。過去二十幾年來涅吉博士一直是成人和兒童慈悲心培訓計劃和慈悲科學的重要領導者。涅吉教授在 2004 年為了協助憂鬱和情緒困擾的大學生,發展出CBCT(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CBCT 是當代慈悲訓練的先  驅、累積了豐富的研究成果。CBCT 目前已經發展成能因應情緒困擾和慢性壓力的心理健康工具,相關研究是當今慈悲冥想實務中的佼佼者(包含 NIH 資助的計畫),已經運用於許多國家不同地區和各種族群(例如大學生、醫生、護士、癌症患者、退伍軍人等)。與印度的寺院長期合作,加深僧侶學者對神經科學的理解,了解當前的神經科學研究項目和方法。
CBCT 也成為後續發展 SEE Learning 的基礎 ,涅吉教授同時也是 SEE Learning 課程開發團隊的召集人,透過系統性的培養慈悲心、促進個人和世界的幸福感。其中寄養家庭兒童和青少年的系列研究成為之後 SEE Learning 的基礎;SEE Learning 也奠基在 CBCT 的理論架構中。SEE Learning 強調仁慈、善 良、寬恕和正義等人類共通的世俗倫理、無涉宗教、是一種心靈的教育。
2019 年 SEE Learning 在德里正式對全球發布,目前已經翻譯成 22 種語言、在全球六大洲、60 個國家/地區超過五十個分支機構推動之中。全球化和 AI 改變了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趨勢 ,SEE Learning 則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25 萬個教師、六百萬學生參與課程,也有十個地區的團隊正進行相關研究中。在錯綜複雜的世界中,SEE Learning 從個人出發、強調人際相互 依存和系統思考。在越來越嚴峻的極端氣候和生態危機中,在人類社會被宗 教、種族、階層分裂對峙之下,SEE Learning 是溫柔的力量和連結。
八、預期效益
(一)透過與國際學者交流引進社會、情緒、倫理的最新理念和課程,幫助 學生學會專注學習、人際平和及與萬事萬物相互依存的倫理技能。
(二)透過學術界、教育界、及第一線教師的認同,進而實踐「社會、情緒、倫理學習」系列課程,期望使學生更能有效學習、增進情緒調節能力、同理與關懷他人及促進自己與他人的幸福感。